1
P2P領域一直是社會輿論和新聞報道的關注焦點。近期,P2P網貸平臺爆發大規模逾期、兌付困難、跑路的危機,被稱作P2P平臺“爆雷”期。數據顯示,從6月1日至7月16日的46天內,全國共有110家P2P平臺爆雷,相當于每天爆雷2.4家,一場集中性的投資恐慌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內蔓延開來。
那究竟什么是P2P網絡借貸?
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P2P平臺集中爆雷?
針對以上問題,單仁資訊集團董事長單仁老師接受鳳凰衛視《財智菁英匯》“P2P行業頻頻爆雷,未來將何去何從”的專題訪問。
2
據了解,目前P2P平臺上大多數項目的年化收益率維持在9.5%-13%區間。但今年6月,央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提示投資者:“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span>
面對各大P2P互聯網金融承諾或變相提示高收益回報,我們該如何看待?
單仁:這樣的爆雷,其實是這個行業本身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因為中國沒有太多的投資管道,但是老百姓都明白,我的錢如果只存在銀行,按照銀行一般的存款利率,其實是跑不贏CPI的,在未來通貨膨脹以后,我的錢是不值錢的,所以必須要找到投資管道。
3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6日發布消息稱,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范合同的存續效力,進一步發揮司法協作、資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聯合懲戒。
P2P平臺接連出事,“陣陣雷聲”也為投資者敲響了警鐘,面對高風險如何鑒別適合投資的P2P網貸平臺呢?
單仁:銀行的正常貸款都是5%到6%的比例,如果借貸平臺高于這樣的一個比例,那么一定會潛伏很大的風險。
我們要看這個平臺有沒有按照國家資管的規定,由銀行去托管他所有的資金,平臺本身是否有接觸到資金、是否直接放貸,以上這些問題都是我們作為投資人要去考慮的。
4
P2P網貸在2009年興起時旨在提倡金融創新,可是直至2015年,P2P企業并未清晰規定監管部門,也沒有出臺任何監督辦法,使得P2P行業萬馬奔騰、亂象橫生。
專家認為,投資者必須明確P2P只是一種網絡借貸形式,投資行為并非存款行為。
單仁:一方面網貸平臺的資格審查一定會越來越嚴格,其次相關機構的信息披露會越來越明確,當然對于平臺本身來說,它相關人員的資質、資格的審查也會越來越嚴格。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近日指出,有關部門要切實推進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長效機制建設,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除監管加碼外,有關部門將持續推進P2P相關征信系統的建設,杜絕多方借貸、惡意欺詐等違規行為。
舉國關注、多管齊下,能否從根本上降低P2P網貸的投資風險、重振投資者信心、進一步發揮互聯網技術在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普惠性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單仁老師的鳳凰衛視專訪節目可通過下載“鳳凰秀”APP進行觀看,下載后在APP內搜索“財智菁英匯”即可。